昌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吸引鸟类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近年来,昌江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的保护与建设力度。随着生态持续向好,在这里栖息的珍贵鸟类种类也越来越多,吸引了众多鸟类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记录。


鸟类摄影爱好者前来昌江“打卡”记录(何信伶 摄)


在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生态环境优美,植被众多,园内鸟语花香,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公园里满池的荷花以及被环境吸引来“安家”的飞鸟。鸟儿与自然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鹊鹞(陈志刚 摄)


来自海口的陈志刚从事摄影工作已有9个年头,现为海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海南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今年2月21日,他到湿地公园采风,静心“潜伏”,耐心守候“小精灵”的到来,最终成功拍摄到一只不同寻常的鸟类飞行于湿地扑食的画面。随后他把图片发至观鸟专家查阅,经确认,这只“稀客”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鹊鹞。

海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陈志刚说:“鹊鹞背上的图案特别漂亮。在它背后有一个黑色的图案,我拍到这只应该是雄性的鹊鹞。”

据介绍,陈志刚从2015年开始在昌江周边拍摄鸟类照片,至今在湿地公园内已拍摄到包括鹊鹞、棉凫、琵嘴鸭、白胸翡翠、金眶鸻、骨顶鸡等在内的60余种鸟类照片。陈志刚告诉记者,希望未来能用镜头定格更多的珍稀鸟类,用影像向人们展示昌江生态之美,让人们近距离地感受鸟类充满灵性的世界。

陈志刚说:“在海尾湿地拍摄了四、五年,发现现在鸟的数量和品种都越来越多了,跟我们县委、县政府,包括湿地管理人员的努力分不开,对生态湿地的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这一点上,昌江做得是很好的,来昌江拍鸟的爱好者也是越来越多了。”

近年来,昌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通过有效的保护和建设,使公园湿地保护与修复、科研、宣传宣教设施得到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不少珍稀鸟类频频光顾。目前湿地公园的鸟类增加到了18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34种。

春赏木棉红昌江:木棉红+生态游,吸引八方游客观光打卡

景色优美的昌化江畔木棉红景区 春节黄金周期间,我县各地的木棉花在枝头次第开放,绚丽的火红色在黎乡的田野间和深山里装点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美景。七叉镇昌化江畔木棉红观景区和宝山木棉观景台,凭借着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观赏木棉花的最佳地理位置优势,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昌化江畔木棉红景区吸引八方游客乘船畅游(冯定坤 摄)农历大年初三上午,记者在七叉镇昌化江畔木棉红观景区看到,虽然天气降温,但丝毫不影响市民游客们来观赏木棉花的热情。悠悠昌化江水穿山绕岭奔流入海,群山环抱中,一簇簇火红的木棉花在树枝上次第绽放,就像在绿色底板的画纸上涂抹出星星点点不规则的红韵。市民和游客们不时驻足赏花赏江景,用相机和手机记录下沿途的生态风光。春节期间,景区的游船对外开放,不少游客乘船畅游昌化江畔,近距离观赏两岸的木棉景观和山水美景。景色迷人的梯田木棉宛如一幅田园山水画卷洋浦游客符女士说:“昌江的景色很美,好山好水,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样的景色。”

游客到宝山木棉观景台赏花宝山木棉观景台因地理位置较高,历来是观赏梯田木棉的绝佳位置。不少市民游客沿着小路登顶,既可以体验爬山的乐趣,还可以在观景台的最高处观赏层层梯田和木棉树相互辉映的田园生态美景。海口游客欧阳先生说:“我们经常来这里旅游,现在建设得很好,比以前好多了。现在木棉花还没有完全开放,过一个星期我们会再来看看。”据了解,今年1月,2023海南昌江“春赏木棉红”系列旅游文化活动正式启动。1月至3月期间,将举办一系列丰富的旅游活动,有星空观赏露营节,可以打卡体验江畔木棉露营;有热气球、直升机、动力伞游玩项目,感受空中看木棉的震撼视角;还有花船水上市集、木棉创意市集、文创小铺、农夫市集等供市民游客购买。此外,还可以看木棉树下的歌舞表演、黎族情歌对唱,感受纯朴的黎族文化风情。

海南昌江:木棉花开引客来 好风景变好“钱景”

“中国木棉之乡”作为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响亮名片,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近年来,昌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旅游发展潜力,在七叉镇发展以木棉花为依托的旅游产业,推进乡村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1月29日,在七叉镇尼下木棉码头村民吉兰英的摊位前,摆满了甘蔗汁、芒果、火腿肠、粽子、泡菜、椰子等小吃和水果,她忙得不亦乐乎。“我自己包的粽子很受欢迎,加上其他农产品的收入,一天能赚500多元。”吉兰英说,木棉花开时,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木棉花已经成村里的“致富花”。  每年吉兰英都会趁着花期到景区摆摊兜售自家的农产品及一些特色小吃。“今年是我摆摊的第四年,以前摆摊都是在路边,但是今年提供了固定位置,更加规范了。”吉兰英说。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生态饭”,七叉镇发挥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做亮“旅游经济”,在尼下木棉码头统一规范设立了60个“农夫市集”,村民在“农夫市集”上售卖当地的农副产品以及特色美食,让农户直接与游客互动。  游客的增加,尼下村的黎族姑娘陀世爱也“沾了光”。“没想到实现了在家门口也能赚钱的愿望。”陀世爱说,春节期间的生意异常火爆,她和妹妹经营的摊位,从大年初二营业到今天,一天下来最少也有500块的收入。  陀世爱告诉记者,往常她都在海口工作,月收入四千块钱,除去生活费和住宿费用,每月也是入不敷出,随着昌江木棉品牌的越擦越亮,游客逐年增加,每年花期期间,她都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摆摊售卖食品。“我卖的是关东煮、海南粉、串串等小吃,现在外地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售卖的产品也在不断变化和增加。”  得益于旅游业发展,陀世爱今年有一个心愿,要把家里的老屋翻新,让家里人住上更好的房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家乡变得越来越美,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越来越敞亮了。”陀世爱说。  游客因木棉云集,七叉镇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今年更是增加了直升机、动力伞以及热气球等空中观景设施。同时,整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特色美食,推出时下备受游客喜爱的露营地活动,开展营地派对、露天电影、咖啡小馆等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

昌化江畔木棉观景台的非遗展示

此外,七叉镇政府还提前谋划,多举措打造木棉红旅游品牌,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在‘春赏木棉红’旅游期间,七叉镇每天安排200余个镇村干部分布在各观景点值守,100多个环卫工人坚守岗位,全力保障游客出行游玩顺畅。”七叉镇党委书记文进平称,除了尼下木棉码头,七叉镇还在宝山梯田木棉观景点设置了50个摊位,全镇加起来有120多个销售摊位,农户人均收入超万元。

  近年来,昌江还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并依托“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的旅游格局,大力打造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旅游饭”。

本文Hash:1dc9656a9a399f222100b426099f152936e52f51

声明:此文由 如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