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加大投入托稳市民“菜篮子”

      “菜篮子”攸关大民生。11月26日,海南日报记者从三亚农业部门获悉,该市正从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发力,谋划种植基地、仓储物流枢纽及加工综合体建设,推进智慧农贸市场及“一鹿优鲜”菜篮子平价专营店等一批项目建设,统筹一体持续推进“菜篮子”三级保供体系建设。

  目前,三亚按照岛内岛外双向联动供应的模式,投入1660万元推进中廖村110亩常年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工厂化种植耐高温、耐涝蔬菜,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供应蔬菜约2500吨,将有效缓解三亚蔬菜结构性、季节性供给不足问题;与大唐集团合作推进的700亩农光互补设施大棚项目已完成设计,预计年底可动工建设。

  同时,三亚与五指山、乐东等地的8家岛内种植基地签订采购合同,种植基地面积合计约1500亩。在原有1080亩岛外蔬菜基地基础上,三亚持续扩大规模,新增1100亩岛外叶菜基地,每日可往鹿城调运蔬菜不低于200吨。

  按照“一体三翼”布局搭建农副产品流通体系,三亚还着力解决中间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等问题。三亚农投集团计划在天涯绿谷投资16亿元,建设集智慧仓储、多式联运、中央厨房和“菜篮子”集配等功能于一体的民生服务综合产业园项目,将其作为市级中心仓的基础上,同时在吉阳区南丁村、海棠区东溪村、崖州区保港社区建设3个区级前置仓。

  三亚农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以此形成的“大流通”体系建成后将增加近45万立方米的库容,可确保全市生活必需品15天的动态储备,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吉阳、海棠区级前置仓的建设。此外,三亚还引进了深圳祥昌隆、海南大顺发等水产贸易资源,打通水产尤其是高档海鲜的进口通道;同时在新鸿港市场设计建设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海鲜暂养池,每年可养殖各类海鲜约760万斤,力争把三亚部分高档海鲜品质“提上去”、价格“打下来”。

  三亚农投集团还积极多元化拓展终端,通过租赁等方式完成了432个公益性摊位的铺设工作,并对第三农贸市场开展智慧化改造,强化蔬菜价格实时监控;开设“一鹿优鲜”社区平价连锁超市13家,全年计划开业30家;同时推进“农投优选”线上平台搭建工作,助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解决市民买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那大镇投放1万个“共享菜篮子”

      从11月7日起,儋州市那大镇政府在红旗农贸市场投放了1万个“共享菜篮子”,鼓励市民用菜篮子代替塑料袋,在方便购物的同时,减少塑料污染,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助力禁塑工作。


  海南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共享菜篮子”为竹编小篮子,轻便、美观又环保。如何使用“共享菜篮子”?“用手机扫‘共享菜篮子’微信小程序,登录注册后,即可租借使用。”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讲解道。

  据介绍,“共享菜篮子”微信小程序具有使用简单、便捷等特点,市民可以在农贸市场借篮点直接扫二维码租借菜篮子,押金仅1元,一次租借的使用周期为7天,在周期内多次使用菜篮子购物,即可获得积分。每个月最后两天,市民可根据系统自动生成的积分在市场兑换农产品。

  “使用共享菜篮子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所在农贸市场内兑换礼品,以此提高广大市民使用共享菜篮子的积极性,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那大镇党委书记程建华说,希望通过这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让绿色环保理念更深入人心,进一步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后期根据使用情况再加大投放量。

  值得一提的是,“共享菜篮子”小程序还具备论坛交流功能,用户可以在上面交流互动。此外,该小程序还能推送环保小知识、环保百科、环保视频等,可以进一步宣传禁塑工作,提高大家对禁塑的知晓度,营造良好的禁塑宣传氛围。

  那大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禁塑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完善落实禁塑工作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在禁塑工作中的保障性作用,推进禁塑工作落到实处,在点滴行动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海口菜篮子集团积极抢收蔬菜、加大配送力度

      10月11日9时30分,暴雨停歇,海口市民张女士抓紧时间来到家附近的菜篮子社区平价菜店琼苑店购买蔬菜。

  冬瓜1元/斤、地瓜叶2元/斤、上海青3.2元/斤、空心菜2.9元/斤……此时,在货架上,各类蔬菜摆放得整整齐齐,不少市民前来选购。

  “种类很丰富,价格也便宜。”张女士边挑选着蔬菜,边对海南日报记者说道,“即使是暴雨天,买菜也不发愁。”

  记者看到,当日琼苑店内供应蔬菜有40余种。“今天到货量约1700斤,比以往都要多。”店长吴小杨告诉记者,尽管持续暴雨,不少路段积水,但是平价菜的配送却一点都没耽误。

  早上5时45分,菜篮子的配送车辆便到达琼苑店门口,配送员徐和恒帮着一起把分拣好的蔬菜搬到店内。

  “下了一整夜的雨,为了保证蔬菜能及时配送到网点,我们所有的时间较以往提前了近1个小时。”徐和恒告诉记者,凌晨3时,他便接到通知,提前去位于菜篮子江楠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菜篮子网点配送区进行装货。

  4时30分,装载完成后,徐和恒便驾车出发了,“当时雨下得依然很大,为了确保配送安全准时,我们出发时间也提前了。”徐和恒告诉记者,按照指定线路依次配送,基本与以往到达网点时间差不多。

  “当天,由菜篮子配送中心配送至各末端网点的蔬菜总量约50吨,较以往增加了20%左右。”海口市菜篮子集团仓储配送部负责人蔡赞才告诉记者,集团采用大批量、点对点的配送方式,建立起规模化物流体系,有效保证了台风暴雨等特殊情况下的调运效率。

  暴雨天气下,海口菜篮子大荒洋蔬菜种植基地的工人们也比以往更加忙碌,作为海口淡季主要蔬菜供应基地之一,该基地每天可为市场供应3吨至4吨绿叶菜。

  上午11时,在基地大棚内,工人们正在加紧采收已经成熟的叶菜,“这些空心菜基本都已经成熟了,如果不及时采收,根茎泡水后叶子变黄就不能割了。”采收工人符女士说。

  大棚外,工人们则忙着挖沟排涝。“持续的降雨导致土壤湿度饱和,给叶菜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海口菜篮子大荒洋蔬菜种植基地生产负责人陈建华告诉记者,从前几天开始,基地便加派人手,一部分负责排水排涝,一部分负责采收。

  “目前基地共有140余位工人,我们已经提前打开闸门防止雨水倒灌,同时通过挖沟渠等措施将大棚内及大棚周边雨水汇集到排水沟后,用大功率排水机器进行抽排,尽全力将暴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陈建华说。

  陈建华告诉记者,待雨停后,基地将第一时间对棚内进行通风,并疏松土壤,确保基地能尽快恢复生产。

本文Hash:c5ee78ab7b2bb1b16eb9e982744b5e643ca322c7

声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