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值临港新片区三周年之际,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涉及3个方面23条任务举措。
最受关注的,是外地户籍临港一年社保可购一套房的重磅政策。
上海的限购政策是,外地户籍5年社保的家庭可购一套房。临港新片区政策是上海3年社保(含临港一年)可在临港购买一套房,且单身亦可购房。
本次调整为只需要在临港1年社保(或纳税),就可以在临港购买一套商品住宅,但网签七年内限售。
目前,尚不确定此条政策的对象范围:是只要在临港交社保即可,还是必须是人才(国家对人家有个定义标准,临港目前有9万人才),还是必须是在公示的人才住房政策单位清单内(2021年8月公示1170家)的企业员工?
该条政策的前半句是:定向优化临港新片区人才购房政策。因此,我们猜测,至少要求是人才,更大可能是和当下执行的3.1人才购房政策一样,要求是人才住房政策单位清单内企业。
2021年8月24日管委会公示了最新1170家单位清单,该清单一直在动态更新,目前单位数量应该远超1170家。
外地户籍一年临港社保可购房的政策,如果限定在人才住房政策单位,可能不会马上爆炸性地释放购房需求出来。如果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才(临港9万人才的标准),那么释放购买力的力度就非常大!
但这个政策对于接下来临港吸引新的人才,增添了重大筹码。可以预判,接下来3.1人才的增速将迎来拐点,走上快车道!
当然,吸引人才不仅仅靠住房政策,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就业岗位。
在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有这么一句话: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将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让临港成为“创业者的城,就业者的家”。
这件事可能比住房政策更加重要!18万个就业岗位,相当部分集中在科创、新兴金融等行业,高知高薪是这类人群的重要特征。这18万就业人群,才是临港楼市接下来的核心支撑!
关于人才落户,从上海市若干政策措施来看,基调似乎还是局部放松,而不是大幅放松。方式是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多的人才引进权限,可以理解为把门拓宽一些,但门槛依然在。
【政策原文】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政策。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建立和动态调整适应临港新片区发展需要的重点专业目录。支持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根据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动态调整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推荐范围。
在人才落户政策,临港可能并没有采取类似杭州那种彻底的放开,而是渐进式地放松,至少从这条政策条文来看,人才落户政策力度算不上“重磅炸弹”级别!
至于可能还会有的国家层面的2.0方案,以及临港后续的细则,会不会有进一步政策,尚需等待。
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政府手里有足够的筹码推动人口的导入,只不过是出牌的节奏问题,关键是政府对待这件事的定位 决心。
因此,在临港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的所有政策中,这句一直说的话才是力度最大的:
临港新片区是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习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
临港的发展可能不会一帆风顺毫无困难,楼市起伏也很正常。但如果因此否定临港的成长趋势和未来,那么只能说,你不懂中国。
——END——
本文Hash:7ffaaa7faa1d672b5ff1b9f80dcf0e77fbf28d7e
声明:此文由 小辣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