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临港新片区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8月19日,李强书记、龚正市长亲赴临港新片区调研和召开座谈会,高度肯定了临港新片区三年来取得的成绩;8月20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临港新片区三年以来发展成就、下一步总体考虑,发布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23条特殊政策措施,为临港新片区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8月21日新闻联播用5分13秒时间头条报道了临港新片区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情况,充分彰显了临港新片区在国家改革开放总体布局中的特殊地位。此外,上一周临港新片区一系列重磅活动集中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集中发布,这些活动、政策集中体现了临港新片区在全局中的位置、成绩的分量和关注的热度。成绩鼓舞人心,使命催人奋进。三周年交卷时刻,临港新片区仍将迎接新的赶考,在迈向新征程、开启新未来的新起点上,临港新片区重任在肩,仍需接续奋斗。
回首三年,临港新片区走稳了践行特殊使命的第一步,奠定了在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中的地位。
国务院《总体方案》指出“设立临港新片区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彰显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临港新片区的设立正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的应时应势之举。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国家创设了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随后的九十年代,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党中央作出了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深圳和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旗帜,都是我国主动融入全球化的重大举措,而临港新片区则是我国快速崛起之后,面对国际逆流在新时代主动打出的引领全球化的王牌,体现了我国在全球化浪潮中从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的重大转变,彰显了大国实力、大国担当和大国风范。三年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临港新片区以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紧扣打造“开放新高地”的使命任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高举开放旗帜,坚定不移加大开放型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制度创新上率先实现了新突破,在全国改革开放中走在了前沿,有力发挥了试验田的作用。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临港新片区深化对外开放的责任更重、任务更重,未来开放必将成为发展最大红利。
对上海发展而言,临港新片区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经济发展层面,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海战略发展区域,拥有空间和区位上的得天独厚优势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依靠上海强大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城市功能能够迅速释放发展潜力,是理想的战略增长极。城市建设层面,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海面积最大的新城,在一张白纸上建设发展,是上海打造未来城市的理想试验场。三年来,上海抢抓国家战略实施的东风,给予最大程度的政策、资源支持,举全市之力共同建设临港新片区。临港新片区不负众望,紧扣打造“战略增长极”的任务,持续跑出开发 设加速度,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紧扣打造“城市样板间”的追求,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形态已经初步显现;紧扣打造“创新创业首选地”的目标,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可以说,临港新片区创新发展的第一步迈得坚实而有力,迅速提高了经济能级、扩大了经济规模,有力提振了全市发展的信心,在全市经济增长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过去三年打下的良好基础,为临港新片区长期发展开了个好头,高质量发展已经起势成势。接下来,就是要乘势而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上海市政府在8月20日当天发布的23条支持政策含金量高、针对性强,进一步表明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临港新片区的特殊重视、特殊支持。同时,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在各大活动中也聚焦承担的使命任务、产业变革趋势、城市发展规律,集中宣介了新一轮发展思路,提出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在制度创新、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科技研发、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现代化新城建设、“人才筑巢工程”六个方面进一步发力,为临港新片区乘势而上、再创辉煌画好了路线图,明确了发力点。前进的方向已经明确,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临港新片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蓄势待发,必将不断跃上发展新台阶,创造发展新奇迹。
本文Hash:61eacbcc455d25dc7f3fa9145b348ad6a82459c0
声明:此文由 小辣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