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纪要

8月20日,上海举行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介绍临港新片区三年以来的发展成就以及下一步的总体考虑,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介绍《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叶霖霖、市交通委总工程师李俊豪、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一)

  临港新片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临港新片区的发展,为此专门编制了《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出台了多项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建立机制、倾斜资源、倾斜政策,强力推动临港新片区建设,这些都为新片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年来,始终牢记嘱托,以“五个重要”为指引,紧扣“四个打造”的工作目标,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兑现了“三年大变样”的承诺,呈现出了生气勃勃、如火如荼的新临港。成立三年来(2019年至2021年),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3%,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3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1-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经济指标只是一个结果,临港三年来的重要发展成效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紧扣打造“开放新高地”,在若干重点领域制度创新上率先实现了新突破。国务院制定的《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78项任务基本完成,国家、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出台各类政策260余项,通过改革形成典型制度创新案例87个,其中全国首创性案例36个,“五自由一便利”制度体系正逐步形成,制度创新成果正持续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二是紧扣打造“战略增长极”,在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上取得了新成效。高水平举办顶尖科学家论坛,先后引入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交大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平台等14家高水平科技创新机构。包括“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在内的七大特色产业园区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前沿产业项目。三年来,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300个,总投资超4200亿元,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三是紧扣打造“城市样板间”,在建设具有“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现代化新城上开启了新篇章。国际创新协同区、滴水湖金融湾等重点功能区域开发加快推进。对外交通更加快速畅通,对内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周全,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形态已经初步显现。

  四是紧扣打造“创新创业首选地”,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展现了新作为。启动全国首 区域性人才企业年金计划,在国内人才引进落户、外籍人才停居留、人才安居保障方面实施了更大程度的优惠。建立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集中行使市、区两级1215项行政事权,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极大提升了投资项目的建设进度,良好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临港新片区的重要竞争力。

  过去三年,临港新片区发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接下来要乘势而上,再创辉煌。下一步要“对标‘五个重要’的指示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推动临港新片区发展跃上新台阶”。具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加着力:

  一是更加着力于制度创新,让高水平开放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最大红利。围绕“五自由一便利”,实行更大程度的开放压力测试,在跨境金融、离岸贸易、数字经济等若干重点领域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到“十四五”末,建立起更为成熟的“五自由一便利”制度体系,在制度型开放上形成更多突破性的典型案例,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显著增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初步建成国际认可度更高、竞争力更强的自由贸易园区。

  二是更加着力于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让先进制造业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根本基石。聚焦“重点前沿产业”,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更完善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快速提升区域产业发展能级。到“十四五”末,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速25%。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人工智能企业500家,产业总规模超500亿元。

  三是更加着力于科技研发,让科技创新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临港实验室、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引进培育一大批国家、市级研发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载体,让临港不断生长出更多科技型企业,让科技创新成为临港新片区最闪亮的名片,让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到“十四五”末,力争引进培育8家以上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实验室,30家新型研发机构,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四是更加着力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让“五型经济”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特色亮点。大力发展保税研发、保税制造、保税维修等新兴保税业务,积极发展跨境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金融业态,全力发展人工智能、软件等数字经济产业,高水平建设好洋山特殊综保区、滴水湖金融湾、滴水湖AI创新港,快速提升临港新兴产业发展能级。到“十四五”末,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经营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2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类企业超过800家,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5%;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50%。

  五是更加着力于现代化新城建设,让智慧、低碳、韧性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全力推动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全域开放,搭建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场景。结合氢能产业发展,推动主城区公交、市政特种车辆全部实现氢能化。以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为目标,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字化建设交付、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化集中监管,切实增强城市安全运行、防范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到“十四五”末,6.5平方公里国际创新协同区全面实现数字孪生运营,并向全域拓展;骨干道路车路协同覆盖率达到100%,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

  六是更加着力于“筑巢引凤”,让人才 为推动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第一资源。启动实施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兴金融等高端产业,让各类人才在临港分享发展机遇,成就人生梦想。继续完善高水平基础教育、医疗、文体等城市公共配套功能,让各类人才在临港体味到生活的舒适和幸福。制定更大力度的人才支持政策,让各类人才在临港收获满意和贴心。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将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让临港成为“创业者的城,就业者的家”。

  临港新片区承担着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将鼓足干劲,用激情和智慧创造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新奇迹,为把上海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临港新片区建设提出的“五个重要”指示要求,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

  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上海先后两次出台市级支持政策文件,即《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今年再次制定《若干政策措施》,主要目的是以解决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建设和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痛点堵点问题为导向,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多改革自主权和先行先试任务,在市级事权范围内最大力度支持临港新片区深化差异化制度探索,助力临港新片区更好成为全市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若干政策措施》主要聚焦“三个坚持三个突出”。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本市事权。在地方事权范围内,聚焦临港新片区功能打造和项目落地遇到的问题,推出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二是坚持效果导向,突出重大项目。围绕产业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项目三大领域,从产业发展全链条、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改革措施,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三是坚持目标导向,突出城市功能。围绕临港新片区“产”“城”“人”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目标,在综合交通体系、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服务、人才落户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提出一批支持政策。

  《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23条任务举措。

  一、强化产业支撑,进一步提升创新型产业发展水平。共5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提升高端制造业能级,加强国际氢能谷、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动力之源等重点园区建设;建设滴水湖AI创新港,培养AI创新生态;深化国际数据港建设,探索建设国家数据跨境流动试验示范区;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拓展服务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更多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和功能平台布局临港新片区,推动一批科研院所、高校研究院、产学研转化平台、保税研发中心布局临港新片区。

  二、强化城市功能基础,进一步完善独立综合性城市功能体系。共8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打造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临港集疏运中心、市域铁路南汇支线,加快启动建设小洋山北侧作业区相关工程、大芦线东延伸等项目;完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基础 设施,推动航空产业配套项目规划建设;建设临港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融合生长的未来数字孪生城;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城市,建设临港风光气储示范区;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水平,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打造上海产教融合示范区;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引进上海优质中医资源建设三级中医医院;打造大都市旅游目的地,支持临港新片区承办国际、国内文化节展和顶级赛事活动。

  三、强化政策保障,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要素供给。共10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政策,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推动技能劳动者在新片区高质量就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引进专属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人才子女就学服务,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提升人才管理工作政务服务效率,将“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服务人才范围从A类工作许可证扩大至B类;提高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工作生活便利性,外籍人才凭永久居留身份证在临港新片区定点医院享受网上挂号预约医疗等服务;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体系,为重大项目建设紧缺急需海外人才提供出入境“绿色通道”服务;定向优化临港新片区人才购房政策;支持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建设融资机制创新,支持临港新片区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申报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加强临港新片区资源性指标统筹,以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为导向,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适度优化产业用地转让管理,符合条件的园区平台公司物业直接转让比例可适度上调。

  上海将坚持把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任务作为全市改革重点,抓好政策的落实落地,对政策推进情况开展动态评估,持续放大政策实效,推动临港新片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改革创新发展。


——END——

上海临港新片区3周年!商业新地标,焕新城市活力

三年来,新片区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全力跑出开发建设的加速度,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正从一张蓝图变成实景。


火热的季节,昂扬的斗志,我们推出《临港新片区3周年》系列视频,从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效的综合交通、丰富的商业功能、优质的公共服务等方面展现这座未来之城的成长与蜕变。今天推出第四篇《商业新地标》。

万家灯火,霓虹闪烁

从零星分散的商业网点

到“多点开花”的商业综合体

透过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的商业发展

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三年来

临港万达广场、港城新天地、蓝湾天地…

一个个城市综合体相继崛起

临港新片区商业活力显著提升

百联临港生活中心、欧景小镇、光明邻里市集…商业配套陆续开业城市消费场景更加丰富多元市民购物体验更加舒适便利

商业变迁,是城市蓬勃发展的印迹

临港这座年轻的城市

将以更活力的生活方式

链接更美好的城市未来



上海海关发布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促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海关总署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相关措施高效落地,加大海关监管制度改革创新力度,结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发展实际,经研究,现制定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促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

一、充分发挥径予放行等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优势进一步推动径予放行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监管创新试点,不断扩大径予放行政策覆盖面,提升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贸易便利化水平,服务重点产业发展。二、进一步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区港一体区位优势在充分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区港一体功能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结合该区二期封关运作,发挥其对接洋山港、南港、浦东机场空港等口岸的区位优势,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为智能汽车、大飞机、集成电路等新片区重点产业所涉及的进出口货物提供通关便利,推动临港、临空产业发展。
三、推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实质性加工制造业发展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开展民用航空、集成电路、电子设备、船用装备、医疗器械等保税加工、保税维修业务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实质性加工制造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支持新片区特色业态发展支持新片区保税船供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国际航行船舶燃油、液化天然气(LNG)保税加注及船用备件保税供给业务开展;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区内企业开展船舶备件保税维修、船舶融资租赁等业务;支持外资班轮公司国际航行船舶“沿海捎带”业务试点,推动新片区航运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大宗商品集散优势,支持打造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平台,推动期货保税交割、离岸贸易等业态发展,进一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能。支持开展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海外仓零售和包裹零售出口业务新模式试点。五、支持民用航空产业发展

以“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模式落地、民用航空产业龙头企业进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运作为契机,建立大飞机试飞“绿色通道”,保障国产大飞机组装、试飞和交付,不断完善监管模式以适应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支持飞机零部件和原材料制造、飞机维修、飞机租赁等上下游企业在新片区落地,推动形成完整的民用航空产业体系。

六、支持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

推动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和进出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在新片区的应用,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服务生物医药产品研发、生产、测试一体化运作需求。推动新片区企业用足用好上海海关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监管创新试点措施,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建设服务集成电路产业的物流分拨配送中心,促进保税货物在区内外企业间便利流 转。全面实施高新技术等真空包装货物口岸和属地查验协同、企业集团保税监管等监管创新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保税维修、检测等新型业态。

七、强化因企施策为企服务

联合地方政府发挥协同推进工作机制作用,主动排摸企业优化监管服务诉求,建立快速响应“绿色通道”,做到及时解答、高效处置。建立推进新片区信用管理高质量发展联系配合机制,确定信用培育重点企业名单,优先培育,优先认证。加大海关政策引导和专项业务指导力度,支持更多企业适用海关监管创新措施。

八、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扩区

支持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三期扩区,配合地方政府推动区域规划、产业升级、功能配置等研究工作,为区域进一步发展开拓成长空间,推动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区域良性互动、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更好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载体作用,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新高地。



本文Hash:090ec187316302359c26c0eaa79a733180e563f9

声明:此文由 小辣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