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抱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优良品德、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学习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精神。东方市旅文局、东方市教育局和东方市博物馆带领东河中学的同学们踏上了传承红色基因,重温红色记忆的研学之路!
研学第一站——新宁坡战斗旧址。该旧址位于大田镇新宁坡村东约3公里。1949年12月29日,国民党薛岳部156师,向昌感解放区琼崖纵队第五总队驻地发起进攻。琼崖纵队第五总队以三个团的兵力,在中沙、黑眉等地民兵配合下,运用正面伏击,大胆迂回、穿插包围等战术,在新宁坡玉东路段击溃该师,歼其一个团,伤敌156师师长张志岳。击毙468团团长王墨甫,俘敌数百名,缴获大量军需物资,取得新宁坡战斗的胜利。该战斗创造了琼崖纵队战史上首次 击溃国民党军一个师的战例。1950 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 发来嘉奖令,嘉奖参战琼纵部队。旧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地表尚散存有子弹壳、炮弹残片等。2021年5月18日被公布为海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2022年4月29日被公布为东方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研学第二站——解放海南烈士陵墓。同学们怀着敬重的心情走进烈士陵墓,首先看到陵墓大门呈拱形,拱门额上镌刻着“解放海南烈士陵墓”8个大字,陵墓四周绿树掩映,环境清幽,碑顶上高高悬挂的五角星鲜红夺目。全体师生在烈士墓前瞻仰,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海南岛英勇奋战、不怕流血牺牲的事迹。激战中我军以83名 战士壮烈牺牲为代价,歼灭国民党军286师全部,俘敌3500余人,毙伤、溺死敌兵1000余人,缴获敌舰一艘等军用物资。解放海南战争中,解放军们舍生忘死、殊死搏斗、顽强不屈的精神是抗战精神最直接的体现,这种可贵的精神也是当代青年应该继承与弘扬的。重温这些革命先烈的事迹,也让广大师生深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研学第三站——“红色琼西、革命摇篮”的琼西中学。走进琼西中学,我们看到教学楼上的“红色琼西、革命摇篮”八个大字显眼而醒目,看到以琼西中学四位创始人(史丹、马白山、戴恩民、林超宇)的名字来命名的四栋教学楼(史丹楼、白山楼、恩民楼、超宇楼)。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后,由史丹、马白山和进步人 士戴恩民在取得琼海中学(海南中学的前身)校长的同意 后,于1938年9月18日创办琼海中学琼西分校,简称“琼西中学”。1939年2月,日军侵 略海南后该校停办。在“琼西 中学特支”领导和共产党员的带动下,该校250多名师生绝大部分奔赴抗日前线)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琼崖抗日独立队。
研学第四站——侵华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军侵占期间,为掠夺石碌铁矿、海南西部珍贵的木材资源以及修建八所港、石八铁路和各种军事设施,从中国的东北、青岛、江苏句容县、上海、广州、香港和岛内等地,以欺骗和强迫等手段,抓来近两万余名劳工及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盟国的战俘1200余人。在侵琼日军折磨下而死的劳工不计其数。那些惨死的劳工,被日军埋在八所港旁的荒滩上,造成白骨累累的“万人坑”。它是侵琼日军疯狂掠夺海南矿产资源、残忍杀害中国劳工和盟国战俘的历史罪证。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东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胸怀报国之志,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真正把革命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牢靠的接班人。
本文Hash:f54344e17e8dc101691070e13deaf84e4c6c171c
声明:此文由 落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