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橙

 

福橙 福橙

“吃福橙,有福气”。澄迈县乃“中国福橙之乡”,还著有“世界长寿之乡之称。澄迈福橙以果实圆大、皮色金黄、肉质鲜红、味香清甘、口感爽津驰骋水果市场。 福橙摘果时间从10月延续到翌年的2月,最佳采摘时间正值春节期间。天气晴好,到澄迈摘橙,满园沉甸甸的橙树让人开心,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在果园里摘福橙,七、八块一斤,不过值得的是,在园里随便吃,少说一个人能吃掉一斤,要是想喝新鲜现挤橙汁,别忘带上瓶子!   【福山万嘉果庄园里的“福橙园”交通指南】 离海口市约50公里,距海渝西线高速公路福山入口处仅约2公里。从海口出发,从客运站乘坐至澄迈的客运车,抵达后转乘当地公交车即可到达。从三亚出发,走西线高速下桥头/福山出口,向右转即可到达澄迈县福山镇。 【福橙研究院交通攻略】 1)从海口乘中巴直达福山镇,乘三轮或公交即可抵达。 2)自驾:沿西线高速公路在福山路口下高速,沿线在按路标指示走。

澄迈福橙以特色品牌战略助推高效农业发展

       10月17日上午,在澄迈县福山镇福橙科学研究所的育苗网棚里,新引进的少籽红江橙、脆蜜金柑等品种的树苗长势喜人,科研人员用防虫网大棚严密地遮罩着树苗,棚顶还被铺设黑色罩网,以减少阳光直射。

  “福橙好种但也难种。”10月17日,在澄迈福橙大规模上市前夕,澄迈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澄迈针对福橙品牌在本地市场饱和、内地知名度不高等影响产业发展长远的问题,主动破局探索农业品牌建设新路径,瞄准农产品全流程标准化的目标,推动福橙产业全链条、全方位更新升级,确保上市的每一箱福橙都品质统一、有源可溯,进一步推动福橙产业向做优、做强、做大的目标迈进。

  做优  引新品调优品种结构

  “这些‘宝贝’是2021年开始试种,今年部分结果。”10月17日,福橙科学研究所所长杨冬平一边观察福橙种苗长势,一边和工作人员讲注意事项。

  杨冬平摸着树上的福橙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为促进澄迈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该研究所于2020年提出“多品种小面积创新”培育新模式,用三至五年时间选育2—3个适合本地栽培的特色新品种,探索实现澄迈柑橘品种调优。

  目前,澄迈县已引进试种少籽红江橙、泰国红宝石青柚、脆蜜金柑、沃柑等7个柑橘新品种,种植面积已超1000亩,其中少籽红江橙、沃柑等已经取得实效,品质、产量都比较好,基本成功,无重大风险,可以小面积推广。

  少籽红江橙作为此批取得实效的新品种之一,在种植全过程中都受到研究人员的“特殊照顾”。

  “少籽红江橙的种植难度在于保果。”该研究所生产岗负责人王兴佳告诉记者,结果量的多少在于其自身赤霉酸的含量,多则可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实、提高产量。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找到了人工后期调节赤霉酸的有效方法,实现了产量提升,已符合推广种植条件。

  另外,科学的管理也是澄迈福橙新老品种持续丰产稳产的保证,也是福橙品质一直得到市场高度认可的原因之一。

  “澄迈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柑橘一旦患病,传染性极高。”王兴佳告诉记者,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尽量满足橙树各阶段生长需要的条件和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不仅讲究科学布局,还要满足良好的土壤、供排水和生态条件,清除植区内传病木虱中间寄主植物,并有相对隔离带。

  做强   建标准定义“好”福橙

  “今年自家40亩福橙喜获丰收,今年预计不但可收回这三年的投资成本,还将盈利70万元。”果农廖兴隆说,在标准化技术种植的示范引领下,丰产稳产有保障。

  但廖兴隆也不时遇到热门品种常见的问题:打着澄迈福橙旗号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以次充好、价格混乱,澄迈福橙如何才能突围?

  建好标准,才能把“李鬼”拒之门外。近年来,澄迈县先后制定了《福橙栽培技术规程》《福橙种苗》《鲜福橙》等3项地方标准,实施《澄迈福橙——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标准立好了,如何按标准把好果子选出来?

  “突突突……”10月17日,随着机器运转,福山农产品分拣集散中心再次响起福橙入筐的声音,一个个圆滚滚的柑橘在全自动化生产线上快速完成分拣。

  “过去福橙散装果每斤只能卖三四块钱,现在通过统一品质授权管理和智能化分拣,市场价每斤最高近17元,果农的收入持续提高。”福山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福山农 产品分拣集散中心是澄迈福橙的主要分拣仓,三通道分拣机的处理量达9—11吨/小时,可推动福橙产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建标准不仅能帮消费者便捷地购买到有品质保证的澄迈福橙,也能倒逼果农按照标准种出好福橙,提高福橙整体溢价能力,从而推动产业质量、品牌、溢价的良性循环。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记者留意到在每一个福橙包装箱的侧身处,均印有可溯源的二维码。

  “卖出去的每一箱福橙都能做到品质一致、全程溯源,自然更受消费者欢迎。”澄迈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澄迈县以数字化为引领,围绕“育、种、销、管”,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持续擦亮农业特色品牌。

  做大   深化果旅融合

  “注意看,爆汁哦,建议大家用慢镜头记录。”10月16日,位于澄迈县金江镇大美村的大美七彩生态农庄内,飘来的不只有福橙香气,还有阵阵惊呼声。

  香味来自果园内近4000株的福橙树,呼声则来着该农庄负责人王锋向游客展示的切橙子“绝活儿”。

  用刀划过橙子表皮,伴随着扑哧一声,橙汁飞溅,剥开仅两毫米厚的绿色果皮,橙黄色的果肉显得格外诱人。

  “果农家中坐,游客玩着买,这个模式很好。”王锋感慨道,随着福橙采摘季的到来,该农庄内的客流量也逐步提升,预计在高峰期每天可达到300余人次。

  游客王春花穿梭于林间,仔细挑选着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果园担任向导的农场工作人员则向前来采摘的游客分发工具、介绍选果技巧。各司其职,繁忙的场景构成了这个季节澄迈独有的美好景色。

  “我们一路过来,都快吃饱了,大家都很热情,让我们选择最心仪的果园进行采摘,孩子们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玩得很开心。”正在采摘的游客李云曦说。

  近年来,澄迈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一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发展乡村采摘游,助农增收;另一方面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优化县域水果产业链,打造农业产业新的发展极。

  2023年,澄迈福橙种植面积约12902.2亩,挂果面积7462亩,预计总产6200吨,预计产值6200万元。

  澄迈福橙产业的持续升级发展,只是澄迈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澄迈县以“长寿”“富硒”“绿色”三张特色品牌名片为引领,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利用互联网思维拓宽销售渠道,三产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化,逐渐探索出一条品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福山咖啡

 

福山咖啡 福山咖啡

要问海南什么味道?有甜味,当然也有这香醇的咖啡苦后的回甘香。最早流传于福山镇老爸茶桌上的咖啡,现已成为了北京APEC峰会上的中国国宴饮品。   澄迈县福山镇是海南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1953年由归国华侨引入至今,已推广到海南岛的各个地方。福山的土壤十分适宜咖啡生长,当地农民大都有种植咖啡的习惯。由当地农民以传统手工炒制咖啡,香味浓郁,色泽纯正,为咖啡之上品,长期以来享誉海内外。   1933年陈显彰先生在实业救国思想的感召下,从印尼泗水搭乘爪哇轮船芝沙丹尼号,经雅加达、菲律宾、香港回国,几经风险,克服 重重困难,带回四麻包(约200公斤)罗伯斯塔咖啡种籽,引种到福山地区办农场种植咖啡获得成功,从而打开海南咖啡历史的第一页,成为福山咖啡的创始人和中国成功规模引种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咖啡的第一人。   70年代初,“福山”品牌 创始人徐秀义老先生在海南岛北部的澄迈县福山镇创办福山咖啡种植园及加工厂,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咖啡种植业。70年代末,红光农场及福山镇农户开始大规模种植福山咖啡。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