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更多细节来了

深海之下,千百年前的历史静静封存;空寂之蓝,失落的海底遗珍惊艳时光。5月21日,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在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和明代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的沉船,文物数量超过十万件,堪称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本次深海考古发现有何亮点?考古学家如何借助前沿科技潜入海洋深处?如何对沉船及出水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在水下考古工作者的孜孜追寻中更多“沉没的历史”

逐渐浮出水面根据前期考古勘探发现,一号沉船的瓷器以窑口分,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等;以釉色分,有青花、青釉、绿釉、白釉、珐华彩等;以器形分,有碗、盘、罐、瓶、杯等。


另一处遗址发现大量原木,尺寸相近、码放整齐,大多经过简单加工,初步研判沉船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船只,年代约在明代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


本文Hash:9ccef0a6549f77154efa39532f96bbb3d651fa17

声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