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旅游人挤人,都是“穷”闹的。穷的不仅是消费,还有可自由自配的假期时间。五一各大景点爆棚,表面上看起来是挤,本质上却是因为穷。
01、旺丁不旺财,五一旅游虚火过旺
高速排长龙、景区人从众,火车票售罄,酒店涨疯....
刚刚结束的五一黄金周,我们又一次集体“嗨”翻了天。网络上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堵堵堵”成了各大社交平台的头条顶流。
五一出去游玩的人多吗?属实多,各大景区游客真的爆棚了吗?确实很旺。人多就意味着经济复苏了吗?人多就意味着文旅企业赚钱了吗?我看未必。
虽然我一向对节假日期间各地、各平台公布的相关数据不太感冒,但是,数据本身是可以作为一种参考的。
根据文旅部的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9.09%。与此同时今年五一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相对2019年同期增长0.66%。
出游人次较疫前增长了19.09%,旅游收入只比以前增长了0.66%,很显然,出去玩的人多,舍得花钱的少了,消费能力明显减弱了。
和电影市场相比,也许文旅市场的情况还算是好的。
“高开低走”、“后劲不足”、“波澜不惊”......这是媒体们在评论今年五一电影市场用的词儿,很显然,今年五一假期电影市场不太好。
五一前4天电影市场累计票房是15亿元,比疫前的2019年下滑了14%,和节前评测机构给出的30亿元,足足少了一半多。
02、文旅网红现象背后的冷静思考消费下滑不仅仅体现在数据上,最近火到天边的“淄博小烧烤”,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趋势。我承认,淄博烧烤的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山东老乡的热情好客,以及当地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但我们也要看到,便宜也占据了一定的因素。
一顿烧烤人均五六十就能吃饱,就着小啤酒和路边摊,甚至还能吃的很嗨。大批游客蜂拥到淄博这个地处中部的三线小城,除了山东人的热情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一顿小烧烤花不了几个钱,大家都能接受,性价比很足。
为什么云南和三亚没有那么火?单单是因为网上流传的“暗黑”原因吗?我觉得恐怕不全是,全国到淄博的交通和到三亚、海南的交通费用,大家的账算得都很明白。
不光是“淄博烧烤”,今年特别流行的“特种兵式旅游”,同样也证明了这一趋势,为了花最少的钱玩最多的景区,大学生们一天跑两三个城市,玩四五个景点。
以至于一位胡性同学,在一天刷完西湖湖滨、断桥、太子湾、西溪湿地、六和塔、奥体中心等景点,日行三万步,结果次日起来没法走路,进了医院。结果,被诊断为右膝关节半月板二度损伤。
我们经常会说到一句话,“都是钱闹的”,说实话,有了钱谁不想吃大餐,有钱谁不想住豪华酒店,有钱谁不想舒舒服服地享受旅行的美好时光。
问题是,大部分人真的没钱,真的消费不起了。
如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景区酒店大堂睡满了游客,为什么有人在景区厕所留宿过夜。
03、我们“穷”的不仅是旅游消费如果平时有时间,谁愿五一人挤人?如果手头不紧张, 谁愿酒店睡大堂?
五一旅游人挤人,都是“穷”闹的。穷的不仅是消费,还有可自由自配的假期时间。
每到假期,“调休”就成了人人们吐槽的焦点,今年五一也不例外,看似5天假期,却是牺牲前后两个周末休息日换来的。有网友直言:这样东拼西凑而换来的节假日,到底意义何在呢?
五一假期刚刚结束,端午假期调休就又被推上了舆论风口,三天的端午假期,有两天原本就是周末。端午节连休三天,却招来网友“骂”声一片:放不起别放!
拮据的假期时间,让大家不得不选择在五一期间集中出游,集中出游又造成了各种旅游资源的紧缺,旅游体验基本无法保障。
这样也可以保证错峰出行,提高大家的出行旅游体验。
本文Hash:101e990f2c530a416a645fc8a807d47c2b4df252
声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