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潮涌浦江”活动成果总结暨重特大项目发布活动举行,市委书记李强发布“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列活动成果,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启动8个重特大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8万亿元。其中一个重大特项目是总投资1400亿的环城生态公园带,临港(南汇新城)亦在其中。
今年1月,市规划资源局、市绿化市容局联合临港管委会向全球发出邀请,征集南汇新城新城绿环概念规划方案。经过遴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WEi景观设计事务所和美国SWA景观设计事务所3家国内外顶尖规划景观设计机构入围。
12月9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官方发布:关于《南汇新城绿环专项规划》的规划公示。在功能定位上,本次规划综合了三家国际方案征集单位的优秀理念,将“引力环”、“超级涟漪”、“南汇味道”从生态功能、城市形态以及南汇精神三个维度进行归纳,形成南汇绿环的概念意向“牵海玉环”。
本次公示时间为公告之日起的30天,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在此公示期间内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反馈。
公示时间:2022年12月9日—2023年1月8日
联系电话:021-23130533
电子邮箱:shxclhgh@163.com
01 规划背景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的“十四五”期间“新城发力”空间新格局、推动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特开展本次新城绿环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新城绿环是本市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紧邻新城重要的乡村地区、生态空间和公共开放空间。本次专项规划突出生态优先、强化郊野特色,尊重文化基因、体现地域特色,关注民众需求、打造体验特色,加强区域联动、协调功能特色,为有序推进新城绿环实施建设提供规划依据与支撑。本临港大城小事编辑整理,感谢您的支持。
02 规划范围
贯通道范围
贯通道是依托新城绿环内主要水系,于两岸布局步行道、自行车道等通道,串联田野、森林、乡村等要素,形成100米左右宽度的贯通空间,是绿环内主要的游憩空间,也是绿环的标志性工程。沿人民塘随塘河、芦潮引河、世纪塘和北护城河设置,环线长度约33公里。
详细设计范围
详细设计范围是在贯通道基础上,沿河道、道路等自然地物要素,划示1公里左右宽度的贯通空间,是景观重点打造区域。范围西至白龙港,北至北护城河,东南至世纪塘,西南至芦潮引河,内部至城市开发边界及主要骨干道路水系,面积约21平方公里。
专项规划范围
专项规划范围充分衔接乡村单元边界和镇村边界,涉及书院镇、泥城镇、南汇新城镇三个街镇,是由东大公路、老芦公路、常满路、世纪塘围合形成的环状区域,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
< /li>△规划范围图(来源/临港管委会)
03 目标愿景
南汇绿环的总体目标是汇合自然、城市、人文三大要素,体现南汇精神,引领生态趋势,塑造城市活力。体现自贸区资源整合优势,兼顾向海和向城发展需求,打造无界融合的最美滨海郊野生态与城乡对话、面向未来的环城公共空间。在功能定位上,本次规划综合了三家国际方案征集单位的优秀理念,将“引力环”、“超级涟漪”、“南汇味道”从生态功能、城市形态以及南汇精神三个维度进行归纳,形成南汇绿环的概念意向“牵海玉环”。04 空间结构
衔接南汇新城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塑造城野交融体验多元的活力绿廊和体现海湖韵未来感的形象绿环。结合新城垂海廊道、公共活动轴线与绿环重要交汇处,打造门户节点,联动滴水湖核心功能与周边城乡景观、文旅资源,构建环新城特色开放空间,形成绿环生态公园带。△空间结构、生态结构示意图(来源/临港管委会)
05 功能分段
依据绿环空间环境特质与周边城乡功能属性,将南汇新城绿环划分为五大功能分段,对各段提出风貌控制要求。五大分段空间示意图(来源/临港管委会)
西部森林漫游段:
发挥地景特色,延续网状水域肌理,打造城乡之间生境缓冲带;带动乡村振兴,结合城市功能轴线与门户节点空间,打造随塘河、白龙港滨水森林休闲空间,带动外灶村示范村庄建设;打造城市休憩场,联动书院优质文化资源,打造林田交融的城市后花园。本文由临港大城小事编辑整理,感谢您的支持。
西南科教水廊段:
彰显水城氛围,拓展芦潮引河生态走廊空间,塑造高品质垂海生境;促进产学研互融,营造校园、科研、企业互动的桥梁,打造激发创意的亲水空间;联动科创水岸,串联并激活大学城校区运动场馆与科技城休闲空间,营造科创文化水岸风貌。
南部滨海文化公园段:
构建城林景观,串联各级城市绿地,打造湖海相连的生态空间;打造区域公园,紧密衔接中央活动区与顶科社区,完善赤风港特色绿楔公园功能;营造游憩目的地,保护与修复内陆滩涂资源,重点围绕南汇嘴旅游品牌打造南汇滨海会客厅。
部滨海生态公园段:
保护生态群落,锚固近海生态底线,打造可持续发展城市岸线;提高生态韧性,链接城市重要功能节点,联动环湖绿带、海堤绿道和紫飞港垂海生态走廊,营造中央活动区东部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发挥滨海禀赋,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海城市生活场景。
北部运河绿廊段:
链接城市景观,构建北护城河垂海生态走廊,形成城市组团有机生长的重要粘合剂;促进产学研互融,发挥近郊城市空间服务优势,缝合南城北产功能组团;联动科创水岸,激活鲜花港、书院人家等郊野活力空间,促进城乡文化进一步互融。
06 贯通道设计
沿人民塘随塘河、芦潮引河、滨海堤路和北护城河等水系全线贯通49.3公里沿水绿道,其中,双侧绿道长约32.6公里,单侧绿道长约16.7公里。整体形成“一主环+十小环”的绿道体系,串联沿线城镇村和特色资源,实现水、岸、绿、景、城有机融合。结合现状因地制宜设置林冠栈道、起伏坡道、滨海堤路、平缓步道等不同绿道形式。本文由临港△新城绿环总体设计图(来源/临港管委会)
07 绿环生态公园带
依托新城周边现有及新建森林斑块,统筹协调水系、湿地、农田、村落等要素,利用林地抚育、水系沟通、湿地修复等生态综合整治手法,沿绿环主贯通空间规划一处万亩级、三处以上千亩级、十处左右百亩级,形成“大小镶嵌、长藤结瓜”的郊野生态空间,至“十四五”末环绿环生态公园带初具雏形。△绿环生态公园带空间布局图(来源/临港管委会)
08 水系优化
衔接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单元规划,结合绿环自然条件落实优化规划河道蓝线,形成“河网+滩涂湿地”的自然格局。规划区域围绕滴水湖呈现“一湖、四涟、七射”环形放射的特色水系格局,核心区域外围北侧为北护城河,西侧为人民塘随塘河,西南侧为芦潮引河,这三条水系和沿海岸堤构成绿环贯通的开放空间主骨架。本文由临港大城小事编辑整理,感谢您的支持。△新城绿环河道蓝线规划图(来源/临港管委会)
09 节点设计
节点01:风舞林菲节点位于西北门户,临港大道和两港大道交汇点。设计提出“风舞林菲、临港之森”的定位,突出生态门户节点的标识性、景观性、可达性和体验性。纵向打造森林活力轴,塑造多元节点空间体验,沿临港大道和人民塘随塘河形成新城门户形象带和杉林水岸风光带。
△ 舞林菲空间效果图(来源/临港管委会)
节点02:水镜杉影节点位于南汇新城核心区向郊野过渡的重要门户区,是联通临港蓝绿核心的中心区域。设计提出“南汇自然风物园”的定位,打造成为亲风土、知时节,沉浸式的自然乡野生活体验场。设计形成生态绿心、塘下漫游、造物赏味、海港忆往、林影逐光五个功能分区。本文由临港大城小事编辑整理,感谢您的支持。
水镜杉影空间效果图(来源/临港管委会)
节点03:申港彩林节点位于申港大道、两港大道等多条干道交汇的新城门户区域。设计提出“筑林乐野”的概念和“以林为脉,共栖城野”的定位,以森林为媒介,塑造申港大道门户视觉廊道和塘下林影景观慢行廊道,形成文化服务和乡野体验两个核心,打造
本文Hash:955411c11de5e1a8096a312a00d200866089ccaa
声明:此文由 小辣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