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魅力海南·多彩非遗》系列宣传片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纺
染
织
绣
非遗小知识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记忆的承载体,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轨迹,是一个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和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源泉。千古传承,流转不歇,作为公共文化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生命的延续至关重要。
烟波浩渺,万木争荣。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不仅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浩如烟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淀。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南省群众艺术馆(海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匠心打造,推出
《魅力海南·多彩非遗》系列宣传片
,将非遗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以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海南非遗魅力!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魅力海南·多彩非遗》系列宣传片第一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被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
#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传统手工技艺,包括用手捻纺锤、单锭脚踏纺车纺纱,用植物染料等天然材料对纱线或面料进行染色和整理加工,用腰机织造,用色线在面料上刺绣装饰图案等重要技艺类型和环节。
该技艺以絣染、双面绣、麻纺织、单面织、双面织等腰机提花织锦最具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四大工序:
纺
纺线,把棉花脱籽,抽棉丝捻成线,再绕成锭。纺线主要使用手捻纺轮、脚踏纺车等工具。
染
染色原料多为植物染料,将假蓝靛、姜黄茎、苏木、落葵子等植物的根、茎、皮、叶,通过发酵、水煮、泥埋等方法,将渍好的麻匹或纸绕好的棉纱、布匹染成色黑、黄、红、褐、深兰等多种颜色。
织
织布工具主要为腰机。黎族的腰机是一种古老的织布工具,织者席地而坐,腰系织机腰带,双足踩住经轴,梭子在经线间来回穿梭,并以机刀打紧,织出密实的织品。
绣
刺绣主要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在织物上,以针引线,按照构图的思路进行穿刺,绣成各种彩色图案。
经纺染织绣四大工序制成的黎锦是黎族同胞以布为板,以梭代笔的神奇画作。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女子内心的坚守,它穿越历史先河,是黎族人民对传承祖辈文化最好的承诺。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特点是活态流变和非物质的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