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值得,海南旅游小众宝藏之地——琼海

导读: 1、在这里寻找「海的故事」 博鳌镇: 红石滩: 潭门镇: 2、探寻浓郁的「南洋风情」 中原镇: 蔡家宅: 沙美村: 溪仔古街: 3、经典必去的景点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 白石岭: 4、探秘舌尖上的琼海 公道饭: 嘉积鸭 温泉鹅: 椰奶清补凉 芒果肠粉: 猪肠粑: 鸡屎藤: 老爸茶:
海南的“椰林岛影”不止海口和三亚,琼海也是其中翘楚。 一首《红色娘子军》唱遍大江南北,这首歌唱出了一个女英雄的故事,而这故事的发生地便是琼海。 如果说可以在一个地方呆上一周,却不觉无聊,那么琼海就是这样的存在。这里除了海,还有众多可以让您慢下来,享受生活的地方

1、在这里寻找「海的故事」

 

 博鳌镇:

博鳌镇,是海南“十大文化名镇”之一,自然风光优美。它还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美丽风情的“天堂小镇”,更是国际会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所在地。
傍晚时分、去博鳌小镇上的海的故事点上一杯小酒,吹着海风、听着海浪、伴着天上点点星光、与三两好友共饮美酒,好不惬意。还能去博鳌有名的凉爽店品尝一下夏日的凉爽,椰子冻、绵绵冰、清补凉、炒冰,每一样都美味至极~ 「海的故事」,在博鳌海滨街玉带湾旁。这里从整体建筑、装饰,到家具和饰物都蕴含了海的元素。 破旧的船木整造了形状各异的桌椅,老旧的房屋挂着渔具和渔网,在这里随手一张就是大片。

红石滩:

从博鳌宝莲城北门进入后一直向东2公里左右,穿过一片密集的椰林,再涉过一段覆满走马藤的沙滩,眼前赫然便是那片让人魂牵梦绕的红石滩。 这里的的红礁石分布范围约有五六百米,大都形状狭长、高低均匀地凸于海面,一丛丛、一块块,迎着碎银般的海浪挺立,经历着潮汐涨落的日夜冲刷,也承受着风吹日晒雨淋的洗礼,装点着美丽的海岸线。

潭门镇:

潭门是南海渔港的第一大门。一千多年以前,渔民们就在此生存劳作,一代一代地发展成为今天能停靠上千艘大小渔船并有“南海之门”美誉的潭门渔港。
在潭门镇,目光所及,都是大海的元素。古朴建筑与港口停泊的渔船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船木色的路灯杆,就像一根根桅杆,在瞭望着大海;船舵、救生圈、船桨、铁锚、贝壳、龙虾、水鸟……老渡品、望夫台等古迹依然保持着原汁原味。 在海南有一句顺口溜就是玩在三亚,住在琼海,吃在潭门。因此,来潭门旅行,一定要品尝来自南海的肥美海鲜。游客可前往海鲜市场挑选海鲜,然后选一家店进行加工。龙虾、红口螺、海蟹、鲍鱼和海参是最受喜爱的。这些鲜活的鱼虾,仅用清水煮一下,原汁原味,美味无比,让你终身难忘。

2、探寻浓郁的「南洋风情」

彩色的南洋风格民居、整齐的连排屋顶、精致的雕花立柱……行走于小镇,人们的眼光往往会禁不住街道两旁那些充满南洋格调的黄、绿、红各色的骑楼建筑的诱惑,总要盯着多看上一会儿。

中原镇:

与博鳌比邻的中原,一直以来似乎藏匿于博鳌的盛名之下。而实际上,这个小镇在历史上曾经是乐会县政府所在地,并素有“琼海南部商埠”、“华侨之乡”之称。 这个拥有3万本地人口的小镇,在外华侨就有6万,而且华侨遍布全球28个国家,是海南除了文昌外华侨最多的侨乡。华侨们带回的南洋文化,与本地文化逐渐融合形成这个侨乡独特的文化氛围。

蔡家宅:

提起琼海的历史建筑,蔡家宅就这么从我的脑海里跳了出来,这座被誉为“侨乡第一宅”的蔡家宅,历经沧桑、饱经风霜,仿佛在将一段尘封的历史往事向人们娓娓道来。 蔡家宅被誉为“海南侨乡第一宅”,位于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留客村里,是一座中西合璧青砖彩墙的大宅院,尤为气派,别具一格。 蔡家宅建于1934年,是印尼富商蔡家森等四兄弟共同建造的一个建筑群落,占地数亩、豪华壮丽。四座建筑风格相似,坐东南、向西北,其中以蔡家森住宅规模最大。2006年蔡家宅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沙美村:

走进沙美村,只见绿水青山,风景如画。白墙黛瓦的乡村民居在椰林水韵中若隐若现,小路蜿蜒至深处,有种令人心动的田园隐世之美。 沐浴在晨辉中的村庄,一栋栋独具特色的农家小楼,村道上椰树婆娑,一派浓郁的南国田园风情扑面而来,河、湖、海交相辉映,美景恬静淡雅,令人陶醉。

溪仔古街:

溪仔古街,形成于明初,有七百年的历史。是嘉积镇形成的摇篮,是嘉积镇发展成为繁华商埠的发祥地。这条古街全长近三百米,宽约二、三米。 在历史长河中,随着公路运输的不断发达,溪仔码头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往日那热闹的码头跟溪仔古街也就此沉寂。今天的700年溪仔古街已成尘封的记忆,它是见证嘉积曾是繁华商埠的标志。

3、经典必去的景点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覆盖了海南省琼海市的东屿岛,这里最不容错过的当属那气势恢宏的会议中心、拥有神奇回音效应的祈运台·龙颈穴和玉带滩这个三江入海交汇处的奇特景点了。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位于琼海潭门中心渔港,距离博鳌亚洲论坛会址9公里,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7万多件,包括历代外销文物、南海生物标本、海南历史文物、历代船模等。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琼海市嘉积镇万石坡。
一樽巨型的红色娘子军战士雕像庄重威武,英姿飒爽。充分展现红军女战士脚穿草鞋,肩背竹笠,风尘仆仆的一代巾帼英雄的气概。

白石岭:

白石岭 位于距琼海市嘉积镇12公里处的万泉河畔,山上树木郁秀,佳景云集,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白石岭拔地而起,奇险峭立,东西南北峰,各峰景色自成一家。

4、探秘舌尖上的琼海

我们对一座城市的记忆,大多都是从美食开始的。美食,是一个地方的缩影;美食,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 对于琼海来说,它的美食在整个海岛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当黄昏临近入夜,琼海的大街小巷便逐渐热闹起来。

公道饭:

“做公道”是海南东部地区流传已久的一种生活习俗,实际上就是现在流行的AA制。 “做公道”即大伙出钱凑份买来生鸡或生鸭,由“公道头”主厨煮成白切鸡(鸭),按所凑的份数平均分份,份数越多,每份的量就越少。

嘉积鸭

嘉积鸭盛产于海南琼海市加积镇,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 其长相别于本地的草鸭和北京鸭。它形体扁平,红冠黄蹼,羽毛黑白相间。由于琼海嘉积地区饲养番鸭的方法与其他地方殊异,故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故人们把嘉积饲养的番鸭称为嘉积鸭。

温泉鹅:

当地人已经把温泉鹅与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积鸭并列为这里的两大美食。琼海温泉鹅是万泉河沿岸农户饲养的本地杂交鹅,从小放养在万泉河边的沙滩上,靠食用生长在河边的鹅仔草、野草,以及农户家中的碎米和萝卜苗长大

椰奶清补凉

海南最流行,但椰奶风味的清补凉只有琼海有,清爽可口的清补凉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海南甜品之一。 它分为姜糖水、椰子水、椰奶、沙冰四种清补凉,姜糖水清补凉最为传统。

芒果肠粉:

芒果肠粉已经火遍了全海南,但无论是哪的都比不上琼海的味道。 嫩滑的粉皮包裹着大颗芒果肉,口感滑嫩如丝。

猪肠粑:

“猪肠粑”是用糯米等原料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称其为“猪肠粑”的原因,仅是因为它的形状酷似“猪肠”。猪肠耙”的制作有一定的讲究,首先外皮一定要用糯米粉团,需要先将糯米泡十多个小时,煎制时锅内放油,待锅热后将湿糯米粉团放下锅里,当糯米饼烤制成金黄,外酥内香的薄饼最为完美。接着将饼平铺,一层层均匀撒上馅料和花生,然后卷边切片便统统搞定。

鸡屎藤:

美誉在外的鸡屎藤,是较为流行的说法,原材料是野生藤叶植物,汁液味道香醇,琼海人摘其叶手揉碎后有股鸡屎味,因而得名。 鸡屎藤具有滋阴壮阳、补气补血之功效,气味香醇,所以很受人们喜欢。

老爸茶:

一壶茶,一碟花生,或一二个面包,陈旧的桌凳,围着三两个打扮朴素的茶客,闲闲静静地 “吃”着茶。 这里的茶是再普通不过的绿茶、红茶末,或是自制的菊花、茉莉花茶等等。 在这里,茶客们常常是边喝茶,边吃小吃,小吃品种多种多样,是吃小吃的最佳去处。 小吃有蕃薯汤、绿豆浆、清补凉、鹌鹑蛋煮白木耳、木薯煎米果、“煎堆”、猪血杂拌等等,甜的,咸的,应有尽有,各有风味。
//////////
这个宝藏地,日子走得悠然很慢,起风吹来海温柔的呼唤,夕阳时分,踏海踩浪,伴着晚霞落幕;一切那么随意又自然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