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调声:千年古韵焕发时代新风

儋州各乡镇调声擂台大笔武

在海南儋州,逢年过节,田里乡间各种聚会的地方常常会出现一种民间舞蹈,人们或三三两两,或成十上百边唱边跳这种欢快的舞蹈,这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儋州调声。相传它产生于西汉时期,是儋州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然而,为什么历经几千年它依然流行?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儋州寻找儋州调声火在当下的密码。

一张亮丽的儋州文化名片

2月4日至2月5日晚,儋州市文化广场上,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儋州调声《嘱姑九点半》,让现场观众近距离体验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调声互动大合唱中,人们手牵着手欢歌载舞,感受来自儋州的热情魅力,欢快的舞蹈无不散发着儋州调声的时尚魅力。

儋州调声由儋州山歌演变而来,突破了山歌固有的演唱形式,曲调层出不穷,演唱过程活跃,唱谱代替了乐器和过门。按照传统,男女青年利用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候,特别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欢聚在乡镇集市或附近山坡野地,以歌抒情,自发性地开展调声对歌活动。对歌时,男女青年勾小指站列成两排,面对面对歌,歌声嘹亮,身体随节奏摆动,男青年热情奔放、刚劲有力,女青年温柔细腻。

表演队伍随时可以变化,时而呈半圆形或圆形,时而一字排开。一人领唱,众人同声附和,编唱内容则是临时发挥创作,可以唱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时局形势,也可以唱时尚风气、生产生活,无事不歌。

儋州调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唐宝山告诉记者:“在传播手段有限的年代,调声就是最好的娱乐消遣。不需要固定的场所和时间,男女青年集体对唱,手拉手站成两排,律动身体,以歌抒情。”

现在还有人看调声演出吗?74岁的唐宝山说:“我们全年演出档期都很满,每场演出都是全场喝彩,虽然大家很累,但很开心”。

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

资料显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居儋时,曾用“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等诗句生动地记述了儋州民间音乐艺术的魅力。1962年,田汉到儋州时,称其为“南国乐坛的奇葩”。2006年儋州调声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儋州调声从儋州山歌演变而来,突破了山歌固有的表演形式,曲调层出不穷、演唱活跃,不论是唱词、唱谱、节奏、旋律以及调式都很活泼,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儋州市旅游文化和广电体育局公共文化科负责人介绍,儋州调声的群众基础好,参与人数广。全市百万人口中,85%以上的群众喜欢调声、熟悉调声、热爱调声。16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有表演性调声队伍3支以上,有的乡镇甚至达到10支以上,全市20人以上的调声队伍达到140余支。逢年过节、田里乡间、大街小巷、各种聚会,只要有人,三三两两就能唱起调声,可以说,在儋州,无人不知调声,无人不晓调声。

儋州调声已成为儋州当地群众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之一,是儋州举办文艺演出的重头戏,有文艺表演必有儋州调声。儋州市委、市政府在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调声节、中秋节、雪茄节、马拉松、国际象棋超霸战等节庆文体活动时,全民唱起儋州调声,让儋州调声不断提档升级,站上更大的舞台得以展示。儋州调声队曾先后两次代表海南 省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奖无数。在政府的持续保护与传承推广下,儋州调声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传统与当代相交融的独特光彩。

保护利用焕发时代活力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说儋州话的年轻人逐渐减少,上世纪80年代后学唱儋州调声的青年男女越来越少,加上老艺人的离去,儋州调声面临断层和失传的危险。

如何保持儋州调声新鲜的活力?儋州市木棠镇铁匠村人李琅做了尝试。2017年,在洋浦经济开发区举行的儋州调声娱乐活动现场,李琅用架子鼓为调声伴奏,这种儋州调声与现代乐器结合的表演形式让人眼前一亮。

“在保护儋州调声原有元素的前提下,恰当地加入一些现代音乐元素,比如在现场表演时加入电声乐器伴奏,现场气氛立刻变得不一样,让观众看到一种新的表演形式。这样赋予了儋州调声新鲜的活力,更有助于其传承与发展。”李琅说。

儋州市十分重视儋州调声的保护和发展,让儋州调声的发展和保护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政府加大对儋州调声的投入,每年安排上千万元资金用于举办调声节、雪茄节等节庆文体活动,在举办活动中融入儋州调声,扩大儋州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除了常态化开展大型文体活动、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公益性培训班、非遗展演展示等活动,市委、市政府还鼓励支持业余儋州调声队开展活动。”儋州市文化馆馆长李火生说,“目前全市的儋州调声队伍经常参与到每周末的系列活动‘群艺舞台每周一演’中。”

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儋州调声进行普查登记,共收集整理儋州调声1000多首,分别在儋州市第四中学和洋浦中学有计划地举办儋州调声传承培训和展演(示)活动,编写《儋州调声校园读本》,将儋州调声的保护和传承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

儋州市旅游文化和广电体育局在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景区景点、椰级乡村、民宿、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时,将儋州调声融入景区景点,扩大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在景区景点唱儋州调声,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参与儋州调声、玩转儋州调声、传播儋州调声,并开发出更多符合当地居民和游客需求的优秀文创产品,使儋州调声在推进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儋州市旅游文化和广电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儋州景点千年古盐田 感受儋州古郡文风

近年来,儋州连续获评为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彰显无穷的文化魅力。  

书院文化 启蒙文化 教育兴

  东坡书院不仅是儋州文化的标杆,也是海南文化的一面旗帜。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居儋时,在《儋耳山》一诗中写道:“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东坡先生培养了海南首个进士符确,使得“琼之有士始于儋”。 据介绍,苏轼居儋期间,著述不倦,写下200多篇诗文。士民载酒问字,从游讲学,问奇请益,“当是时,人皆化之”。琼崖名士多慕名而来,拜师求学。苏轼与弟子们颂诗读经,一时间,西南部地区“书声不断,弦歌四起”。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刘祺子指出:“东坡先生及其诗作,是重要的国粹和文化瑰宝。到儋州东坡书院一游,绝对让人收获颇丰。”除了东坡书院,儋州中和镇还有一所丽泽书院。这是明代进士、给事中许子伟最先捐建的。 明朝万历十七年,许子伟出资购买一块坡地,在当地许多热心人的参与下共同建起古儋义学。清康熙三十九年进行重修,改名“丽泽堂”;清道光八年再次重建,改名为“丽泽书院”。 清朝时期的琼山进士郑天章,曾为丽泽书院撰写了一副门联:“丽景绕山川肇启文风常仰许,泽人从学校广增声价共瞻韩。”将书院名字“丽”“泽”与捐建人“许”“韩”(许子伟、韩祜)包含在内。

民歌文化 弦歌四起 韵味浓

  素有“诗乡歌海”美誉的儋州,调声、山歌可谓当地的民俗双璧。   儋州调声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歌舞一体。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儋州山歌不亚于唐诗”,这是郭沫若的高度评价。   海南省乡土文化研究会会长、儋州调声山歌暨民间艺术协会名誉会长羊中兴表示,儋州山歌的诗情画意与唐诗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有一首儋州山歌:“水本与月共一片,水在江河月在天。秋月影照清江水,不真月共水同眠。”唐朝李治曾写过一首诗:“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这两者的意境确有一比。   “儋州山歌真是把人间的喜怒哀乐都唱绝了。”羊中兴感慨地说,儋州山歌具有形象生动、精彩迷人的语言,深刻隽永的哲理性,抑扬顿挫的优美韵律开阔意境和大胆想象。  

盐田文化 峨蔓盐田 越千古

  洋浦千年古盐田的广阔场景让许多游客为之震撼。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儋州也有非常著名的盐田——峨蔓古盐田。   《琼州府志》载,“古时峨蔓属义伦县管辖,唐代容琼、宁远、义伦县各有盐场。”往事越千年。据史载,至少从宋代开始,儋州峨蔓盐田就已发轫。   峨蔓古盐田有“六大古韵”:一是古卤池。盐的繁体字为“鹽”,其中的“卤”是制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二是古盐槽,共有7500多个,在全省最多;三是古盐房,现存近40栋,全由火山岩石砌筑而成;四是古道,用火山岩石铺砌而成,现已出现风化的小孔,岁月的沧桑可见一斑;五是古塔,包括细沙灯塔和风水塔;六是古盐神,有一尊巨石,状似人形,被村民奉为盐神。据介绍,过去的盐丁们挑着盐经过此地时,都要放下担子祭拜盐神,以求得到庇佑。

海南三亚千年崖州文韵长

       在海南的各类古地名中,“崖州”和“珠崖”“儋耳”“琼州”等名称一样,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崖州有“两千年建置史,八朝州郡之所”之称,绵延千年、薪火不灭的崖州文化内涵极为丰富。9月28日至29日,2023崖州文化研讨会将在美丽浪漫的三亚举办,届时来自全国各方的专家学者和崖州人士将畅谈崖州文化、共书三亚华章。

  在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上,“崖州”二字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曾是流放之地和边徼蛮荒的代名词,也曾是中国最南端的州郡古城,还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由中原传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开花结果,通过海上通道与东南亚乃至全世界连接,又让这里较早承接了现代海洋文明。

  古时“崖州”所指多次变更,唐代崖州一度居于琼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崖州之名从岛北移至岛南,其中心区域在今三亚、乐东一带。此后直至民国时期,在近千年的时间里,崖州一直雄踞琼南。如今,三亚市设有崖州区。“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这张已经闻名遐迩的名片,把古崖州的历史文脉和新三亚的美丽时尚连接在一起,赋予了这座城市更多内涵。

  文脉

  多源合流,多彩竞秀

  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崖州志》记载:“珠崖僻于岛末,展舆图视之,有如弹丸黑子。然处南服尽境,鲸波再涉,过此再无一城。”尽管古时海南岛被视为极境异域,但汉唐以来,从八闽之地渡海登岛的汉族先民,一部分迁至瘴疠弥漫却物产丰饶的海岛南部,与世居于此的黎族百姓互鉴融合,垦殖耕耘,繁衍生息,让文明之光照进琼南。

  在中华文明的滋养下,作为中国最南端州郡的古崖州,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因子。这里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忙,有鉴真东渡的艰辛;这里有勤习棉纺织技艺“衣被天下”的黄道婆,还有被称为“岭海巨儒”的钟芳;这里流传着“天下州郡崖州最大”的典故,书写着“却疑身世在桃源”的诗篇……跨越千年时光,崖州沉淀了悠久的文明史、特殊的边地文化和天涯文化、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掌故和弥足珍贵的诗文,保存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闻名天下的天涯海角即处于古崖州境内。它依山傍海,椰林摇曳,是一个古往今来引无数文人墨客竞相踏访的地方,也是天下有情人携手相依、约定今生的地方。独特的天涯文化是崖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望历史上那些刚正不阿、磊落不群的“天涯客”,他们一批批来到海南岛,孤独却又坚韧地行走在崖州大地上,以“先天下之忧而忧”之心,身处逆境而不忘传播中华文化,他们的文章和气节在海南种下文化和风骨的种子。

  在三亚天涯海角景区名人园里,摆放着多座崖州名人雕像,其中同为“抗金派”的赵鼎和胡铨的形象颇为传神:赵鼎低头沉思,双目含怒犹如火炬,左手握拳,右掌拍案,一头长发散乱地披在肩后;胡铨身躯挺直,右手叉腰,左手握剑,眼神坚定。两人因得罪奸臣秦桧先后被贬崖州,前者在崖州生活三年,最后绝食而死,后者在崖州生活八年,敷施文教,造福百姓。数百年后,两人同入“五公”之列,广受海南人尊崇颂扬。

  出于对贬官的同情,有人认为崖州文化的底子是贬谪文化,色调低沉。其实不然,崖州文化也有充满光辉和活力的一面。据统计,历史上流贬崖州的官员有16名,而奉命到崖州任职的文武官员则达1222人,其中就包括题写“天涯”二字的徽州才子程哲等。历史上那些有见识、有魄力的崖州地方官, 样为崖州的开发和崖州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绵延不绝的文化活水,濡养了历代崖州学子。进入明朝以后,海南岛出现了“海外衣冠盛事”,位于琼南的崖州涌现出一批贤达才俊。比如,明代考中进士的钟芳、钟允谦、周世昭,清代博学多才的举人吉大文、拔贡何秉礼,以及光绪《崖州志》的两位主要纂修者——举人张巂和拔贡邢定纶。其中,钟芳、钟允谦“父子进士”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激励一代代崖州后生奋发图强、不甘人后。

  除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边地特有的天涯文化,崖州的方言文化也颇具特色。自唐宋以来,南下崖州的移民不断增多,不同族群带来了不同的乡音方言,天南海北之语汇于崖州。据不完全统计,古崖州至少有8种方言,包括黎语、回语、客语、军语、迈语等。大体上州城坊间讲军语,属北方方言;城厢及州东三亚、田寮、椰根一带讲迈语;州南番坊、新地、保平及州东多银、永宁一带讲客语。

  方言是民歌“生长”的沃土。崖州人讲方言婉转动听、韵味十足,极富乐感。大致可以确定的是,崖州民歌的源头活水,就是客语中的顺口溜,难怪有人说“崖州人说话如唱歌”。

  坐标

  先有水南村,后有崖州城

  从三亚城区出发,驱车约40公里,即可抵达隶属于三亚市崖州区的古崖州城。分布于此的崖州故城和崖城学宫,是海南同类文物保护单位中现存为数不多的古迹。这里曾是古代海南四大州城之一,也是古时中国最南端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城池。崖城学宫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近千年膏火不绝、书声不断,是儒家文化在崖州开枝散叶的重要象征。

  1989年,崖州故城和崖城学宫被三亚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崖城学宫和崖州故城分别于1994年和2009年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凭借崖城学宫和崖州故城蕴含的文化底蕴,三亚市崖城镇(今属三亚市崖州区)2007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当时海南唯一入选的镇。2013年,崖城学宫与落笔洞、伊斯兰古墓群一并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崖州文化的重要性得以彰显。

  然而,熟悉古崖州的人会告诉你,先有水南村,后有崖州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水南村,位于今三亚市崖州区,是一个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村庄。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海南岛置儋耳、珠崖二郡,临振县是珠崖郡所辖五县之一,该县县衙就设在水南村。作为琼南历史上第一个州县治所,水南村曾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宋代以后,水南村曾居住过卢多逊、丁谓、赵鼎、胡铨等一批颇具名望的贬官,这些饱学之士留下了许多与水南村有关的诗文,让这个古村落充满了人文气息。

  水南村现有卢多逊纪念馆、冯氏宗祠、盛德堂等打卡点,其中盛德堂最为知名。盛德堂原为唐代宰相裴度后裔落籍水南村后建的院宅。赵鼎遭秦桧迫害流放崖州后,时任昌化军知军的裴闻义不畏强权,把宅子让给赵鼎居住。赵鼎去世后,胡铨也被贬至水南村。裴闻义为救忠贤,再次义无反顾让胡铨住进自己家。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胡铨被量移衡州(今湖南衡阳)。在离别之际,胡铨感念裴家人的侠肝义胆,在宅院正堂题匾“盛德堂”,并书写铭文和门联,让盛德堂名满天下。历经多次重建、修葺,如今盛德堂已有近900年历史。古往今来,常有官员、文人、学子前往参观,写下了许多赞美或凭吊的诗歌。

  从西汉至北宋的千余年间,海南岛南部的开发主要局限于 南村一带。从这个角度观之,水南村并非只是一个村,盛德堂也并非只是一间房子,它们是历史上琼南闪亮的文化坐标。

  传承

  风骨气韵存,此地多君子

  崖州后生听着崖州民歌和盛德堂的故事长大,大都德才兼备、正直忠义,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有独特的风骨气韵。

  出生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的钟芳,是从崖州高山所(今三亚市崖州区高山村)走出的一代名臣,被誉为“上继文庄(丘濬),下启忠介(海瑞)”之人。钟芳学问精深,时人称他“为学博极而精,虽律历医卜之书,靡不贯通”。钟芳曾在闽、浙、桂、赣等地为官,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户部侍郎。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主张礼诚仪简,反对铺张浪费,对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等行为尤为痛恨,一旦发现,便立即严加惩处。他晚年致仕居乡,很少出门,常以书史自娱。有人以私事请托,他回绝道:“吾守志,犹如嫠妇守身,岂以晚而改节哉!”

  清代崖州拔贡何秉礼博学多才、妙笔生花。同治十一年(1872年),40岁的何秉礼与吉大文等人,牵头捐款重修崖州学宫。次年考中拔贡后,他无心为官,回到家乡教书育人,被崖州鳌山书院聘为掌教。清代崖州人张巂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他嗜好读书,少有贤名。光绪年间得中举人后,他也选择回乡任教,为崖州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崖州地方官钟元棣的主持下,张巂还和邢定纶、赵以濂一起纂修《崖州志》,为赓续家乡文脉不遗余力。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一批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四处奔走,其中也有崖州儿女的身影。出生于崖州拱北村的林缵统一生光明磊落,是海南岛唯一参加“戊戌变法”的积极分子,也是清末崖州较早接受改革思想的人士。林缵统在广州广雅书院求学期间,常去万木草堂听康有为讲学,接受了变法图强的思想,随康有为、梁启超走上变法维新之路。

  1894年,林缵统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崖城上下为之欣悦。1895年春,林缵统与康梁从广州一同赴京参加会试。其时正值甲午战争惨败后,李鸿章奉命同日方议和,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群情激愤。3月28日,康梁等人和林缵统发动粤湘两省在京举人到都察院上书,吁请朝廷拒署和约。不久后,康有为受托执笔,起草了长达万余言的奏书,要求皇上“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签名者1300余人,林缵统为第六位签名者(见《公车上书记》)。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采纳维新派的建议,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实行变法。维新变法仅实行百余日,就以失败告终。清廷随即开始大肆逮捕变法人士,林缵统脱身后千里迢迢回到崖州,不久后被革除举人功名。但他不改其志,曾言:“读书人当勇赴国难,吾意不移,虽九死而不悔矣!”居乡期间,他热心从事公益事务,曾担任崖州文庙奉祀官,广受乡邻敬重。

  无论居于琼北还是琼南,古时崖州一直是海南文化版图上的重要一极。时光飞逝,曾经孤悬海外的崖州,如今早已换了模样。从古色古香的崖州故城,到客流如织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再到迸发着创新活力的崖州湾科技城,在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三亚正全力打造崖州故地、国际旅游胜地、科技创新高地这3张名片,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崖州建置演变一览

  南北朝时期,冼夫人平定海南后,请命于朝在海南设立崖州,治所位于今儋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崖州改为珠崖郡,辖全岛之地

  隋大业六年(610年),海南岛重新 分置珠崖郡(治所在今海口)、儋耳郡(治所在今儋州)、临振郡(治所在今三亚)三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朝廷在海南岛置崖州、儋州、振州三州,崖州治所在今海口南部

  唐天宝元年(742年),崖州改称珠崖郡

  唐乾元元年(758年),珠崖郡复称崖州

  宋开宝四年(971年),海南岛置琼州、崖州、儋州、万安州、振州五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朝廷废除海南岛北部的崖州,改海南岛南部的振州为崖州

  宋熙宁六年(1073年),崖州改称珠崖军

  宋政和七年(1117年),珠崖军改称吉阳军

  明洪武元年(1368年),吉阳军改为崖州

  民国元年(1912年),崖州改称崖县

  1984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县级三亚市(1987年升格为地级市)

  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三亚市“撤六镇设四区”,新设立的崖州区管辖原崖城镇行政区域

本文Hash:bb2469774b17f15cb56835ce78415b5659e5b234

声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