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东坡书院,追寻东坡故事

原创:小雅

儋州市中和镇东郊处,有一院落,名东坡书院,这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海岛记忆。为了寻找东坡故事,国庆假期,我拜访了东坡书院。

一踏进院内,就身处在幽雅静谧的环境中,载酒亭、载酒堂、钦帅泉、钦帅堂、东坡铜像、陈列馆等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人文景观有序呈现,楹联、碑刻、雕塑等珍贵的文物映入眼帘,东、西园内还可瞧见三角梅、荔枝树、狗仔花等植物的身影。每一处、每一物,甚至这里的花草树木都与苏东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东坡书院历史悠久,“载酒堂”是其前身,始建于1098年,1548年更名为东坡书院。这是苏东坡以文会友,与当地学人切磋学问的地方。

我喜欢“狗仔花”,这是一种只能在东坡书院才能见到的稀罕特殊花卉,此花绽开的花瓣里有5个小花蕊,形似5只小犬头顶头卧坐一团,因此得名“狗仔花”。相传王安石曾写过这么两句诗“明月当空叫,五犬卧花心”,苏东坡认为这不符合实际,于是便改成“明月当空照,五犬卧花阴”,殊不知有一种鸟叫明月鸟,有一种花叫“狗仔花”,后来被贬儋州,他在载酒堂亲眼见到在皓月当空的夜晚凌空而叫的明月鸟以及种植的“狗仔花”,这才恍然大悟。“狗仔花”因此名扬天下。

我最喜欢陈列馆,馆内陈列着很多文献和文物,每一样都有着美好的典故。

在馆内,我看到了“东坡爱情”,“千里姻缘一线牵”是真实存在的吧,在“唤鱼池”边,少年时期意气风发的苏子瞻,遇见了他的爱情,本以为能相濡以沫共白头,熟料生死无常各一方,唯有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以表思念。

看着馆内摆放的“东坡笠”和木屐,不由地让人想到“东坡笠”的来由,苏东坡一日访黎子云,途中遇雨,便向农户借避雨具,他一改往常穿着,头戴尖竹笠,脚穿木屐,怪模怪样惹得当地妇孺大笑,连狗都对他吠叫,斗笠算是沾了东坡先生的光,于是被唤作“东坡笠”。现今,这样一顶遮阳挡雨有故事的“东坡笠”几乎是儋州渔民的标配,这在儋州最为繁忙的白马井码头随处可见。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苏东坡在为自己吟唱,悠悠千年,陈列馆里不知藏有多少跌宕起伏,不知藏有多少为民情怀,从馆里出来,好似穿越千年,走完了苏东坡的一生。之后,我前往瞻仰苏东坡铜像,感受东坡先生的精神气度。

返程途中,我遇见了一行穿着宋服的学生们,他们正参与“研学东坡,走读儋州”跟着书本去旅行活动,一路上,老师为他们介绍载酒堂、春牛石雕等知名景点名字的来历以及与东坡先生的渊源,路旁石碑上刻着东坡先生的诗句,耳旁传来了学生们阵阵朗读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望着学生们渐行渐远的身影,我忽地想到,《琼台纪事录》中称赞,“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不由感叹,苏东坡之不幸实则儋州之幸,海南之幸。


本文Hash:d4305ff0bf31b9803f7ea428bf24294ccd5c67a3

声明:此文由 小辣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