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海口多个幼儿园组成研学团队在海口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以下简称桂林洋公园)开展秋冬研学之旅,认识各类“名、优、稀、特”果树树种、了解桑蚕知识、手制薏粑……丰富多彩的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着眼于秋韵未消、寒冬未至的时节,桂林洋公园结合秋冬节气特点,挖掘自有研学资源,对已有线路不断优化和调整,开发一批优质秋冬特色研学课程,让研学游四时风光皆不同。
“小朋友们,这是巧克力布丁果,切开它可以看到黑色的果肉。”走入新果园,眼前奇珍异果茂密生长的景象,让孩子们好奇不已。
在桂林洋公园里占地323亩的新果园里,嘉宝果、尖蜜拉等从热带区域引种的73个名优稀特热带水果品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目前正是鸡蛋果和巧克力布丁果成熟的季节,园区为此设计了科普、采摘课程。
“从春天起,树木要经过开花、授粉、坐果等漫长过程,直到秋天,果实才能成熟。”在新果园里,孩子们在果树间穿梭,了解果树从开花到结果的四季之旅,切身体会大自然四时变化之趣。
秋天不仅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果树嫁接的绝佳时期。园区根据农时,设计了丑石榴果树高压嫁接课程,让孩子们化身“小农人”,体验一把农业的黑科技。
结束了新果园之旅,孩子们还参与了桑蚕文化课程,围成一圈仔细观察着簸箕里胖乎乎的蚕宝宝啃食桑叶,了解到它们需要经历催青孵化、蜕皮成长、吐丝结茧,才能最终破茧。
“走进田园里,孩子们能亲身感受四季的变迁,看看花怎么长,果怎么成熟,树怎么种,什么样的果子能被人们食用……这些都是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说起公园里的研学课程设计,桂林洋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定位“自然生态”教育,季节性开发新果园区域的种植资源,针对性设计集科普、采摘、植树以及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研学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自然教育需求。
“根据新业态需求深度挖掘资源,实现游与学深度结合,才能让园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研学资本。”桂林洋公园事业部运营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学游中,工作人员不只是绘声绘色地讲解动植物知识,而是设计出一整套课程。为了保障课程质量,园区季度性地向学校、旅行机构等广泛收集市场反馈和诉求,针对性开发和设计新研学课程。
据了解,目前园区正抓紧人员培训,储备农学知识,针对性开发各类自然研学课程,进一步做“专”研学品牌、做“精”研学产品、做“细”管理服务,推进自然研学特色化发展。
本文Hash:0d96fdf5e1c18e19fc7ba25bc4d1db9d8bc969e4
声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